福州背包客户外论坛

标题: 春夏秋冬皆宜的景点你怎可错过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admin    时间: 2015-12-17 11:03
标题: 春夏秋冬皆宜的景点你怎可错过
  谁言宜春只宜春,宜冬宜夏宜春秋,宜春,四季咸宜也!
  春看花
  花红柳绿,春在宜春微醉。每到春季,著名风景区明月山,漫山青葱,山花织锦,为明月山四绝之一;宜春花博园,有12个专类花园、5个主花道,紫薇花、山茶花、兰花、海棠花、石榴花、桂花等花卉近千种满园成片,形成花的海洋,花的世界。靖安县北河园,有紫薇花、海棠花、茶花、红枫等近百种花卉,姹紫嫣红、芳香四溢,是永不凋零的花园。每年五月中旬的百合花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来此赏花、食花。春在宜春,无论市区郊外,处处花红柳绿,油菜花满地铺金。这里的天是湛蓝的,水是清澈的,空气是香甜的,置身其间,总能带给你微醉的快乐。
  夏避暑
  避暑纳凉,夏在宜春真爽。国家森林公园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、国家4A级景区明月山山高林密,原始风貌保持良好,是天然的“动植物王国”,山顶拥有高山湖泊“月亮湖” 和世界第三、大陆第一的高山小火车。 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三爪仑,森林覆盖率达95.7%,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10万余个,是真正的“天然氧吧”。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官山、江西十大特色美景竹山洞、“天然图画”酌江洞、仰天峡漂流、白云峰漂流,明月湖漂流,以及刚刚建成的明月山“梦幻水城”等景区,无论怎样的酷暑,一旦进入,立即汗散神爽,暑气全消。总之,宜春的避暑纳凉胜地不胜枚举,夏在宜春,怎一个“爽”字了得。
  秋赏月
  清风明月,秋在宜春相约。宜春是月亮之都。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是月亮文化的发源地。由十大景点组成的“月亮情之旅” 浪漫多情,“爱我,就带我去明月山”的广告语被游客口口相传。从2007年开始,宜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左右举办一届月亮文化旅游节,每届都有近20个活动,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共度中秋佳节。《中华情》、《艺术人生》、《走遍中国》、《城市1对1》、《远方的家》、《寻宝》等多家央视品牌栏目在月亮文化旅游节期间走进宜春。通过各类媒体的传播,宜春的月亮品牌越来越响亮,月亮文化已成为宜春的标识。秋在宜春,家人在此团圆,恋人在此约会,朋友在此相聚,或跟随市民,参与旅游节的精彩活动,或登临明月山,共赏中国最美的月亮。
  冬泡泉
  温汤泡泉,冬在宜春养生。宜春温泉资源十分丰富,全市十个县市区都有温泉,号称“宜春温泉,十泉十美”。特别是明月山景区的温汤“富硒”温泉拥有 2000多年历史,日出水量达万吨,水温常年保持在68-72℃,无色无味,可饮可浴,享有“华夏第一硒泉”的美誉。冬在宜春,泡泉养生,益寿延年,乐不思蜀也。




作者: 116515418    时间: 2015-12-17 11:09
路过 帮顶 嘿嘿

作者: 晓秋子    时间: 2015-12-17 22:07
鄙视楼下的顶帖没我快,哈哈

作者: 开平车友网    时间: 2016-9-2 15:10
楼主辛苦了
作者: 佳美    时间: 2016-9-8 15:02
楼主辛苦了
作者: 车天车地号    时间: 2016-9-12 17:24
这个户外景点可以去
作者: 牧师    时间: 2016-9-13 08:56
很漂亮
作者: 北师大洪仔    时间: 2016-9-15 09:59
谢谢楼主
作者: 台湾是中国的    时间: 2016-9-17 08:07
很不错
作者: 金牌代理人    时间: 2016-9-17 10:08
很喜欢哦
作者: 天天压马路    时间: 2016-9-19 18:19
谢谢楼主哦
作者: 机头    时间: 2016-10-1 14:27
这个户外景点可以去
作者: 倒数的时间    时间: 2016-10-13 13:36
这景点不错
作者: huangtaowh    时间: 2016-10-28 20:46
值得去
作者: 雨后的彩虹    时间: 2016-10-30 10:06
福州人必须去的景点
作者: 老柯    时间: 2016-10-31 11:51
这个户外景点可以去
作者: 飞旋的青花    时间: 2016-11-3 09:04
很好去
作者: 春天的风筝    时间: 2016-11-9 17:30
我也想去旅游了
作者: 蕾蕾    时间: 2016-11-11 09:45
福州人必须去的景点
作者: 特驱    时间: 2016-11-19 11:35
很不错
作者: 拖拉机上高速    时间: 2016-11-24 10:22
有人一起去吗?
作者: ぁ隨夢飄搖お    时间: 2016-12-12 17:24
这景点不错




欢迎光临 福州背包客户外论坛 (http://fzbbk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